《星尾獸探險隊》中文版審定者序
南美洲的巨大哺乳類動物為什麼不見了?
文/林大利 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助理研究員(本書審定人)
《星尾獸探險隊》遠渡重洋到南美洲尋找傳說中的「星尾獸」,身為靈長類動物學家的作者河合雅雄教授在書中呈現了大約兩萬年前,南美洲哺乳類的繁盛時代,那是個沒有人經歷過的「動物王國」。可是,說到「動物王國」,多數人可能會想到的是非洲莽原上的非洲象、斑馬和長頸鹿等。為什麼是「非洲」成為動物王國,而不是南美洲呢?是的,這群大型哺乳類和恐龍一樣,大約在六千年前完全消失。
早年,科學家對南美洲大型哺乳類動物滅絕的原因眾說紛紜,最後普遍獲接受的說法是「人類過度獵捕」,導致這些哺乳類大滅絕。人類起源於非洲,經過歐亞大陸,通過接近北極的白令海峽來到美洲,將美洲的中大型哺乳類動物獵殺殆盡。
但是,這樣的說法在當年並不完全被接受,就像《星尾獸探險隊》的博士一樣,無法相信這樣的說法,難以想像嬌小的人類如何將比自己大上兩、三倍的哺乳類殺個精光。而且,如果是這樣,為什麼非洲的哺乳類動物沒有被人類殺光,反而還成為現代的「動物王國」呢?
原來,這些非洲的大型哺乳類,早就和人類共同生活和戰鬥了千百萬年,是跟人類交戰的老手,彼此都很熟悉對方的戰術和生活方式,因此沒那麼容易被消滅。然而,當人類通過白令海峽來到美洲,一切都不一樣了,美洲的大型哺乳類動物沒見過這群經驗老到的獵人,很快就被撲殺殆盡。就像現代的外來種入侵進到新環境時,導致在地的生物滅絕一樣。
不過,當年的說法只答對了一半,人類確實無法殺光這些哺乳類。二〇一六年,澳洲和南美洲的研究團隊發現,南美洲哺乳類的滅絕,不只是人類過度獵捕造成的,當時還發生嚴重的氣候變遷,在雙重威脅的衝擊之下,南美洲的哺乳類更加難以生存,因此走上滅絕一途。
《星尾獸探險隊》的時代背景是日本的大正時代(一九一二年至一九二六),當時的科學界對南美洲的哺乳類滅絕還沒有定論,書中的博士對於「人類過度獵捕論」的質疑,可說是相當契合時代背景的設計。經過了將近一百多年的研究與討論,科學界才得到比較明確的答案。
遺憾的是,曾因哺乳類稱霸而繁盛的南美洲並沒有受到太多的關注。幸好,《星尾獸探險隊》的故事,透過作者淵博的動物知識和跨越時空的想像力,讓星尾獸、劍齒虎、大地懶,以及各種哺乳類重新在南美大草原奔馳,將失落的動物王國重現在我們的腦海中。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