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20日 星期日

保護區劃好了!然後呢? 然後它就爛掉了

世界各國保護區覆蓋國土比例(KVDP@wikipedia CC3.0)

目前地球上的陸域保護區已經超過 20 萬個,總面積超過 2 千萬平方公里,將近佔地球表面的 15%,面積比南美洲還要大。劃設法定保護區的目的,不外乎是保護範圍內的野生動植物,不受到外界人為干擾的侵害。

然而,在【科學】(Science) 刊出的文章發現,全球大約有三分之一的保護區(約六百萬平方公里)內部,正受到強度的人為開發。這些開發形式包括:開闢道路、採礦、工業化伐木、集約農業活動、發展鄉鎮甚至大城市。這些開發行為,都對保護區內的野生動物造成劇烈的影響。更令人感到靠北的是,這些行為好死不死正是造成生物多樣性流失的幾個主要原因(Maxwell et al 2016)。

為了要評估世界各地保護區內部,人類對生態環境形成的壓力,作者採用的指標是「人類足跡(human footprint, Venter et al. 2016)」。這個指標綜合了各種人為活動,例如建物環境的擴張程度、農業環境、人口密度、日間照明、道路、鐵路及航道等。題外話一下,也是有人用手機訊號的覆蓋度做為評估人類活動狀況的指標,雖然準確度有限但是資料取得和評估速度很快(Macedo et al. 2018)。

驚人的是,將近四分之三的國家,其內部至少一半的保護區受到人為活動的強烈影響,其中以西歐和南亞最為嚴重。舉例來說,肯亞的 Tsavo East 國家公園和 Tsavo West 國家公園被鐵路貫穿,那裏是嚴重瀕臨滅絕的東非黑犀牛和非洲獅的主要棲地。此外,沿著鐵路正在規劃一條六線道的高速公路。即便是美國的優勝美地國家公園和黃石國家公園,也受到大量觀光人潮和興建基礎設施的影響。

蘇門答臘的 Bukit Barisan Selatan 國家公園,同時也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的世界襲產,也是嚴重瀕臨滅絕的蘇門答臘虎、紅毛猩猩和蘇門答臘犀牛的棲地。然而,該國家公園內目前有超過10萬人非法居住,且開墾的咖啡園佔了國家公園面積的15%。

保護區是保護大自然的基本功。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Convention on Biological Diversity)在2010年所設立的愛知生物多樣性目標(Aichi Biodiversity Targets)中,目標11 要求各締約國陸域保護區面積至少達國土的17%,而目前一共有111個締約國達成這個目標。作者群檢視了這111個國家內的保護區的實際狀況,扣除內部有強度人為活動的保護區,經過檢視之後,只剩下37個國家的陸域保護區達成愛知目標11。

許多國家的政府在締約方大會上聲稱自己的保護區做得很好,但其實根本禁不起事實的檢驗,保護區內部正遭受嚴重的威脅。這也是為什麼,這幾年全球保護區的數量和覆蓋面積都明顯增加,但是生物多樣性流失的速度卻絲毫沒有減緩

這篇研究成果不是什麼好消息,但是也對全世界保育的現況據實以告,點醒許多沉浸在劃設保護區的迷思與幻想。如果沒有審慎審核保護區劃設之後的經營管理狀況,那只不過是紙上談兵,對保育不僅沒有幫助,反而還可能錯過了解決問題的時機。

但是但是,保護區仍然是保護生物多樣性的重要基礎工具,在妥善的經營管理策略之下,確實能夠有效地減緩野生物受到的威脅。面對這個研究結果,我們都應該提醒各國政府,必須嚴肅的面對自然保育課題。對保護區現況做確實且完備的評估,才是讓保護區發揮功能與價值的王道。

主要文獻

Jones et al. 2018. One-third of global protected land is under intense human pressure. Science, 360: 788-791. link 


引用文獻

Macedo et al. 2018. Atlantic forest mammals cannot find cellphone coverage. Biological Conservation, 220: 201-208. link

Maxwell et al. 2016. Biodiversity: The ravages of guns, nets and bulldozers. Nature, 536(7615): 143-145. link 

Venter et al. 2016. Sixteen years of change in the global terrestrial human footprint and implications for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Nature Communication, 7: 1-11. link (The seventh author, Dr. Hugh Possingham, is also an eBirder)

2018年5月3日 星期四

【新書推薦】失去生物的島嶼 (生物の消えた島)


【一座重新演化的島嶼】

文/林大利(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助理研究員)

你去過幾座島嶼呢?也許很多,也許很少。然而,無論臺澎金馬,我們都生活在島嶼上,應該對島嶼不會太陌生,也應該瞭解島嶼的生態特性。

島嶼往往是一個搖搖欲墜的孤獨環境,在島上求生存可不容易。

會這麼說,有兩個原因。首先,島嶼是四周環海的小陸地,島上的自然資源非常有限。如果島嶼的面積愈小,可以讓生物覓食、棲息和繁殖的資源和空間也就愈少。除非遇到罕見的偶發事件,或是漫長等待著陸塊漂移,否則島嶼的面積很難在短時間內改變。在這樣的環境條件之下,島嶼所能滋養的生物種類與數量自然就受到限制。這是控制島嶼生態的第一項因素:「面積」。

第二,也和島嶼四面環海有關。即使是風和日麗、晴空萬里的海洋,對許多生物來說也是難以跨越雷池一步的險峻環境。一旦不小心掉進海水中,幾乎就只能等死。所以,島嶼的宿命就是受到海洋的隔離,與另一塊陸地的距離愈遙遠,對許多生物是艱難萬分的任務。這是另一項因素:「距離」。

綜合「面積」和「距離」,各位可以想像,在「又小又偏遠的島嶼」上,恐怕沒有太多的生物生存,例如夏威夷的雷仙島,或是地球上最孤立的布威島。同樣地,在「又大又靠近大陸的島嶼」上,應該會有繽紛又多樣的生物,例如臺灣和日本。這個概念,稱為「島嶼生物地理學理論」,是相當重要的學說,有許多研究案例支持,也廣泛應用在保育策略上。

「失去生物的島嶼」介紹的是「喀拉喀托島」在1883年的火山爆發而失去大半土地,許多島上的生物也因此消失。雖然喀拉喀托島的面積變得更小,幸好她離大塊的蘇門答臘島和爪哇島很近。在此之後,來自四面八方的生物陸續進駐,島嶼上的自然環境逐漸復甦,恢復以往欣欣向榮的生機,盪漾在溫暖的熱帶海洋。

這一本小書,以淺顯易懂的文字和精美的圖畫介紹了島嶼生物地理學的概念,讓我眼睛為之一亮,第一次見到以這個經典理論為主題的童書繪本。雖然前面提到島嶼生態的艱辛,「能不能到」和「能不能活」,是生物進駐島嶼的兩大考驗。但是,反過來說,一旦順利抵達並且繁殖後代,就很有機會長久地生存下去。

無論如何,隔離終究是島嶼的宿命,和廣大的大陸相比,島嶼的生物相當容易滅絕。然而,隔離也是島嶼的優勢,其他生物難以進駐,就少有天敵、少有競爭者,有些生物因而體型變大、有些變小、有些甚至放棄了飛行能力,彷彿能在島上悠哉度日。久而久之,隔離會累積特色,島嶼生物很容易演化成為全世界獨一無二的特有物種。各個島嶼的生態風貌,因而有了各自的獨家亮點,全球僅此一家,絕無分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