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重新演化的島嶼】
文/林大利(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助理研究員)
你去過幾座島嶼呢?也許很多,也許很少。然而,無論臺澎金馬,我們都生活在島嶼上,應該對島嶼不會太陌生,也應該瞭解島嶼的生態特性。
島嶼往往是一個搖搖欲墜的孤獨環境,在島上求生存可不容易。
會這麼說,有兩個原因。首先,島嶼是四周環海的小陸地,島上的自然資源非常有限。如果島嶼的面積愈小,可以讓生物覓食、棲息和繁殖的資源和空間也就愈少。除非遇到罕見的偶發事件,或是漫長等待著陸塊漂移,否則島嶼的面積很難在短時間內改變。在這樣的環境條件之下,島嶼所能滋養的生物種類與數量自然就受到限制。這是控制島嶼生態的第一項因素:「面積」。
第二,也和島嶼四面環海有關。即使是風和日麗、晴空萬里的海洋,對許多生物來說也是難以跨越雷池一步的險峻環境。一旦不小心掉進海水中,幾乎就只能等死。所以,島嶼的宿命就是受到海洋的隔離,與另一塊陸地的距離愈遙遠,對許多生物是艱難萬分的任務。這是另一項因素:「距離」。
綜合「面積」和「距離」,各位可以想像,在「又小又偏遠的島嶼」上,恐怕沒有太多的生物生存,例如夏威夷的雷仙島,或是地球上最孤立的布威島。同樣地,在「又大又靠近大陸的島嶼」上,應該會有繽紛又多樣的生物,例如臺灣和日本。這個概念,稱為「島嶼生物地理學理論」,是相當重要的學說,有許多研究案例支持,也廣泛應用在保育策略上。
「失去生物的島嶼」介紹的是「喀拉喀托島」在1883年的火山爆發而失去大半土地,許多島上的生物也因此消失。雖然喀拉喀托島的面積變得更小,幸好她離大塊的蘇門答臘島和爪哇島很近。在此之後,來自四面八方的生物陸續進駐,島嶼上的自然環境逐漸復甦,恢復以往欣欣向榮的生機,盪漾在溫暖的熱帶海洋。
這一本小書,以淺顯易懂的文字和精美的圖畫介紹了島嶼生物地理學的概念,讓我眼睛為之一亮,第一次見到以這個經典理論為主題的童書繪本。雖然前面提到島嶼生態的艱辛,「能不能到」和「能不能活」,是生物進駐島嶼的兩大考驗。但是,反過來說,一旦順利抵達並且繁殖後代,就很有機會長久地生存下去。
無論如何,隔離終究是島嶼的宿命,和廣大的大陸相比,島嶼的生物相當容易滅絕。然而,隔離也是島嶼的優勢,其他生物難以進駐,就少有天敵、少有競爭者,有些生物因而體型變大、有些變小、有些甚至放棄了飛行能力,彷彿能在島上悠哉度日。久而久之,隔離會累積特色,島嶼生物很容易演化成為全世界獨一無二的特有物種。各個島嶼的生態風貌,因而有了各自的獨家亮點,全球僅此一家,絕無分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