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10日 星期日

不健康的地景:農業發展與新興人畜共通傳染病


清境農場周邊山區的破碎森林(林大利攝)


來自地球另一端的一封信

2019年8月,亞馬遜森林大火正熊熊燃燒,燒毀大面積的熱帶雨林。在李奧納多(Leonardo DiCaprio)和艾倫(Ellen DeGeneres)於社群網站 Twitter 的彰顯之下,Amazon Fires 和Praying for the Amazon 成為 8月下旬的熱門主題標籤(hashtag)。

不久之後,我在巴西的朋友寶拉博士寫信給我,邀請我一起來寫一篇有關亞馬遜大火的迫切呼籲,希望亞馬遜地區各國政府盡快做出一些國際合作協議。由於這場大火與牛肉及黃豆的國家貿易有關,寶拉請我幫忙蒐集和整理一些東亞的貿易狀況,包括台灣、中國和日本,以及亞馬遜大火在東亞社群媒體上的熱度。

寶拉博士是巴西籍的年輕學者,長期研究亞馬遜森林流失和破碎化,對於人畜共通傳染病擴張的影響,主要的研究題材是漢他病毒(hantavirus)。巴西所在的新熱帶區(neotropical region),是漢他病毒盛行區域,寶拉的研究發現,甘蔗田的擴張和全球暖化,都會加劇當地社區感染漢他病毒的風險。

在「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俗稱武漢肺炎或新冠肺炎)」在全球大流行的當下,自然令我想起去年這一段往事。

寶拉在2019年8月來到澳洲昆士蘭大學(The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演講,與我們分享她在巴西研究地景變遷、森林流失和人畜共通傳染病(zoonosis)之間的關係。當時,遠在地球另一端的熱帶雨林正受困於烈火之中。寶拉說,早在這次大火之前,巴西的研究團隊已經發現,漢他病毒的腳步,幾乎是跟著農業開墾的路線擴張。「漢他病毒會感染鼠類等囓齒類動物,熱帶雨林裡的囓齒類多樣性相當高,農業越是開發,農民就離這些染病的囓齒類越近,而越容易被感染。」

人類敲了病原體的家門

2015年,一篇研究指出,會感染人類的1,407種病原體(包括病毒、細菌、真菌、原生動物和寄生蟲)當中,約有58%屬於人畜共通傳染病。這一千四百多種病原體中,有177種(約13%)屬於新興傳染病(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在這177種新興傳染病之中,有130種(約73%)屬於新興的人畜共通傳染病(Woolhouse and Gowtage-Sequeria 2005)。另一項類似的研究也指出,大約有26%的傳染病屬於人畜共通傳染病(Cleaveland et al., 2001)。這些新興的人畜共通傳染病的病原體大部分是病毒,而來源大多是野生動物,離赤道越近,越是如此(Jones et al. 2008)。

病原體在野生動物、家畜和人類之間的傳遞關係是人畜共通傳染病的核心議題。農業開發讓人類和家畜進入自然環境中,那裏正是許多野生動物和許多病原體的棲所,這時,潛在病原體傾巢而出,進而人類和家畜受到感染風險就會大幅增加。在這之間,家畜或寵物很容易形成重要中間宿主(intermediate host),讓人類更容易受到病原體感染。例如在1994年在澳洲昆士蘭省爆發的亨德拉病毒(Hendra virus),便是由昆士蘭東南部三種常見的狐蝠:黑狐蝠 (Pteropus alecto)、小赤狐蝠(Pteropus scapulatus)和灰頭狐蝠(Pteropus poliocephalus),透過圈養的馬匹傳染給人類。事發地點亨德拉離我住的布里斯本市中心只有幾公里遠,當時造成十來匹馬死亡,以及兩起人類病例,其中一人死亡。當然,就各種人畜共通傳染病來說,也有可能是人類直接被野生動物或病媒感染。

 人類、家畜與野生動物之傳染關係(林大利製作,icon來源: flaticon)

雖然人畜共通傳染病在人類疾病史上並不是新鮮事,鼠疫、愛滋病、狂犬病和禽流感,都不是陌生的疾病。然而,問題在於近年來新興人畜共通傳染病發生的越來越頻繁(Woolhouse and Gowtage-Sequeria 2005)。這正是人類在地球上所做所為帶來的苦果。2008年,倫敦動物學會(Zoological Society of London)凱特‧瓊斯(Kate E. Jones)的團隊 在「自然(Nature)」期刊發表了一篇回顧性論文,回顧了1940年至2004年間三百多起的新興傳染病,人畜共通傳染病大約占60.3%。然而,在這些人畜共通傳染病當中,約有71.8%的病原體來自野生動物,其他則是來自家畜或寵物。簡單的說,人類對自然生態所帶來的衝擊和破壞,讓我們與病原體越來越接近,病原體的傳播也越來越廣、越來越快。

快速擴張的農地

 農業隨著全球人口與糧食需求的快速攀升而擴張,目前全球已有約40%的土地為農業用地,土地農業化(agriculturalization)無形中使天然棲地快速流失,嚴重衝擊全球生物多樣性 (Foley et al. 2005; Smith et al. 2008; Godfray et al. 2010),甚至比氣候變遷造成的影響來得嚴重及迫切(Maxwell et al. 2016)。全球人口爆炸成長的人類世 (Anthropocene),不僅如馬爾薩斯(Thomas Malthus) 所預期的糧食供給量的成長遠不及人口數,亦加劇了農業用地的快速擴張。現今已經有77%的陸地(不含南極洲)直接受到人類活動影響(Watson 2018)。在1993年至2009年間,大約有330萬平方公里的原野地轉變為人類活動所使用的土地,例如農業和礦業,原野地流失的面積比印度國土還大(328萬平方公里)。預計在2050年時,將會有10億公頃的土地轉變為農業用地(Tilman et al., 2001)。

這樣的人類活動擴張速度,便是人類與家畜步步接近野生動物和牠們身上的病原體的重要原因之一,讓生存在其中的許多未知病原體「溢出(spillover)」到人類的生活環境。以病毒來說,它們雖然不會飛、不會走、不會游,但是它們很會搭便車。隨著人類的交通和運輸越來越發達,病毒的傳播速度也越來越快,越來越廣。就像故意去搗弄虎頭蜂的老巢,他們當然快速傾瀉而出。面對陌生又快速傳播的病原體,我們和體內的免疫系統,一時之間幾乎可說是無計可施,只能一邊被感染,一邊且戰且走地與牠們對抗。

以熱帶雨林來說,東南亞的油棕林擴張,以及前面所提到南美洲的亞馬遜大火,都是造成熱帶雨林消失的嚴重威脅,同時也提高了人畜共通傳染病爆發的風險。地球上本來就有相當多樣的病原體,多的是我們尚未發現命名的新生命。這些病原體一直待在雨林的某個小角落,或是某種野生動物體內。由於當地的野生動物的免疫系統已經和它們交手非常多次,所以可能只會有少數抵抗力較差的個體因感染而死亡。

過度開發原野地,從來沒有與人類見過面的大量病原體一下子外洩出來。這樣的「初次見面」,人類很難佔上風,就容易形成了疾病大流行。這是為什麼我們要好好保護雨林、大草原、北寒林這些原野地的原因之一。便是為了讓病原體和野生動物都有地方好好待著,人類、野生動物和病原體都是地球生命世界的一份子,各自有自己的家。我們一起生活在地球上的同時,彼此之間也必須保持適當的社交距離。

引用文獻

Cleaveland S et al. 2001. Diseases of humans and their domestic mammals: Pathogen characteristics, host range and the risk of emergence. Philos Trans R Soc Lond B Biol Sci 356(1411):991–999.

Foley JA et al. 2005. Global consequences of land use. Science, 309: 570–574.

Godfray, HCJ et al. 2010. Food security: the challenge of feeding 9 billion people. Science, 327: 812–818.

Jones KE, et al. 2008. Global trends in 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 Nature 451(7181):990–993.

Maxwell SL et al. 2016. Biodiversity: the ravages of guns, nets, and bulldozers. Nature, 536: 143–145.

Smith P et al. 2008. Greenhouse gas mitigation in agriculture. 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 B, 363(1492): 789–813.

Tilman Det al. 2001. Forecasting agriculturally driven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 Science, 292: 281–284.

 Watson JEM et al 2018. Protect the last of the wild. Nature (comment on 31 Oct 2018).

Woolhouse MEJ, Gowtage-Sequeria S. 2005. Host range and emerging and reemerging pathogens. Emerg Infect Dis 11(12):1842–1847.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