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達爾文進城來了:新物種誕生!都市叢林如何驅動演化?
【導讀:來一場都市叢林大冒險吧! 林大利】
傍晚六點,我收收東西離開研究室,搭上便捷的大眾運輸,悠哉地滑著手機,一邊盤算著今晚的行程。現在沒有下雨,棒球比賽應該會順利進行,看來得先繞去超市買些富含動物性蛋白質的食物和些許的酒精性飲料,順路再去小吃店包點小菜。車水馬龍的交通尖峰時間有點惱人,不過久了也就習慣了。真是都市人糜爛的下班時光,樸實無華,且枯燥。
人類也是一種動物,是生物多樣性的一份子。這麼說來,「都市」毫無疑問是人類的「重要棲地」。不同的是,人類為存活而打造出自己的生存環境,而不是找到一個自然環境過日子。隨著全世界人口數不斷快速地增加,都市的面積和規模也隨之擴大。2009年,全世界居住於都市內的人口數大約是34億2千萬人,而居住於鄉村郊區的人口大約是34億1千萬人。這是歷史上首次都市人口數超過鄉間人口數。對於在地球遍地開花的都市化現象來說,毫無疑問是個重要的消息:我們的生活越來越依賴都市。
不幸的是,近20年來,全世界各地的野生動植物快速的消失,讓許多生態學者、環境保護組織和政府機關緊急著手研商生物多樣性流失的問題。1993年12月,聯合國與各國代表發布和簽署了「生物多樣性公約 (Convention of Biological Diversity, CBD)」,旨在保育生物多樣性、永續運用各種自然資源,以及公平合理分享取用資源而帶來的惠益。希望能透過這個國際公約,來遏止世界各地的自然生態浩劫。
2016年,澳洲昆士蘭大學(The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的麥克斯威爾(Sean L. Maxwell)於學術期刊「自然(Nature)」發表了一篇研究,整理82,845種生物受威脅的原因。研究團隊指出,讓最多生物飽受滅絕威脅之苦的首要原因是「過度獵捕」,共有 6,241 種野生動物受此威脅。其次是共有5,407種野生動物受到農業擴張的衝擊,第三則是「都市發展」,共有3,014種野生動物受影響。由此可見,都市的擴張,讓許多野生動植物原本賴以為生的棲地消失,被人類生活所需的都市所取代。這些生物無處生存,最後只有滅絕一途。
生物多樣性,這個歷經38億年環境磨練的演化產物,正在面臨兵臨城下、遭受十面埋伏、只能做困獸之鬥的存亡之秋。全球性和地區性的族群滅絕不斷發生,就算曾經為數眾多的物種也難以倖免。人類活動大幅改變了整個地球的氣候與地景,將為人類世的生命世界帶來一場大災難。在這樣的背景之下,總是讓博物學家和生態學家感到百般無聊的人造都市環境,陸陸續續有科學家著手研究,探討及都市化對環境和生物的影響,逐漸發展出「都市生態學(urban ecology)」。
無心插柳的都市大冒險
由於都市裡缺少原生的植物,再加上大部分的範圍都被建築物和道路鋪面等「不透水層」給覆蓋,對野生動植物來說,能獲得的生存資源有限。因此,能在這裡生存的生物種類並不多,尤其原生的野生動植物特別少。有趣的是,還是有些生物能夠在這裡活得很好,而且數量眾多。這樣的現象,導致都市的生物多樣性特色是「種類少、數量多」。
以台灣的鳥類來說,大概20年前,我們會稱麻雀、白頭翁和斯氏繡眼為「都市三俠」。當然,現在這三種小鳥還是活要在都市之中的都市三俠,還有很容易發現在都市繁殖的家燕。不過,最近幾年來,在都市裡出現穩定族群的小鳥也越來越多,比較廣為人知的小鳥包括黑冠麻鷺和南亞夜鷹。
大約1995年之前,黑冠麻鷺在台灣還是相當罕見的鳥類,要和這種小鳥有上一面之緣,還得要到闊葉林碰碰運氣。從鳥類觀察資料庫來看,台北植物園第一筆黑冠麻鷺的目擊記錄是在1985年,但是還沒有穩定的紀錄,到1995年之間只有零星幾筆的觀察。然而,大約在2000年左右,黑面麻鷺的數量大幅成長,在中南部也有大量的紀錄出現。現在變成都市中許多公園綠地和校園的成見鳥類,成為許多學生戲稱的「大笨鳥」,也常常在行道樹上築巢,台北植物園也變成能穩定見到黑冠麻鷺的熱門景點。雖然黑冠麻鷺既不是台灣特有種,也不是特有亞種的鳥類,但是,對許多國外的賞鳥人來說,比起東南亞的森林,台灣是全世界最容易見到黑冠麻鷺的地方。當外國賞鳥團抵達台灣,住進飯店之前,第一個要看的目標鳥種就是黑冠麻鷺。黑冠麻鷺為什麼能適應都市環境而順利繁殖,目前還不清楚。但是,其中一個重要的因素,我相信是多數人對鳥類友善,不會過度互相干擾。
另一種適應都市的小鳥是南亞夜鷹,這種小鳥就有點令人傷腦筋了。因為到了繁殖季的夜裡,牠們會引吭高歌來宣示領域和求偶,音量通常在90分貝到110分貝之間,難怪會令許多人受不了。早在1990年以前,南亞夜鷹也是相當罕見的鳥類,主要棲息在佈滿礫石淺灘、芒草叢生的河床地或溪床地,要目擊這種小鳥,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2001年開始,南亞夜鷹的族群逐漸從河床擴張到郊區農村,再擴張到都市裡。現今的仲夏夜晚,台灣六大都市都能夠聽到夜鷹響亮的鳴叫聲。至於原因為何,目前還不清楚。個人的推測是台灣的都市人較少在屋頂上活動,尤其各個校園建築物的屋頂,更是鮮少有人上去走動。屋頂容易積水並長些雜草,夜晚的燈光也會吸引昆蟲,也許多這樣意外成為和河床類似的絕佳繁殖環境。然而,夜鷹響亮的鳴叫聲每年也引起不小的抱怨聲浪。2014年,屏東科技大學野生動物保育研究所曾試著改造傳統警示燈來設計驅趕器,當時的測試確實能讓夜鷹遠離驅趕器,但是否能長期穩定的再都市裡廣泛使用,還很難說。雖然鳥類會與新事物保持距離,但如果習慣後發現沒有太大危害,也就會逐漸失去驅趕的效果。
類似夜鷹擾人的例子還有很多,我們通常稱之為「人與野生動物衝突(human-wildlife conflict)」。以我居住的布里斯本來說,許多是應都市的鳥類,也帶來了不少麻煩。澳洲白䴉(Australian Ibis) 因為太會翻找垃圾,甚至直接從你的盤子上搶走食物,被澳洲人稱為垃圾鳥(bin chicken)。但是你不能反擊,在澳洲攻擊野生動物可是會被罰錢的。我曾經在學校看到澳洲白䴉搶走學生便當裡的食物,學生憤而把便當盒往鳥身上砸過去,他就被校警帶走了....。對,牠們搶你的食物合法,你打牠們違法,就是這麼沒道理!此外,澳洲都市裡的澳洲鐘鵲(Australian Magpie)、噪吸蜜鳥(Noisy Miner)和黑白屠夫鳥(Pied Butcherbird)在繁殖季時都會攻擊人。我曾經只是經過樹下就被黑白屠夫鳥攻擊到耳朵流血。也有個小鎮因為鎮公所槍殺了一隻很會攻擊人的澳洲鐘鵲,而被居民包圍抗議,逼得鎮公所不得不出面道歉。
另一個有趣的例子是噪吸蜜鳥,這種小鳥非常適應都市這樣的開闊環境,而且攻擊性很強,很會攻擊其他鳥類。如果你坐在露天咖啡的座位上,牠們會站在椅背上等你,一旦你站起身,牠們就會立刻跳進碗盤裡,撿拾你的麵包屑和所剩無幾的牛奶。然而,昆士蘭大學的研究發現,噪吸蜜鳥的攻擊性太強,導致許多原生鳥類的數量減少,甚至嚴重瀕臨滅絕。你沒看錯,這是原生種迫害原生種,而不是外來種。於是,研究團隊便帶著槍出去殺了數百隻噪吸蜜鳥,後續追蹤發現,其他瀕危的鳥類的數量就因此回升了。即便如此,追根究柢,還是人類創造了太多開闊環境,讓這些噪吸蜜鳥有機會霸凌其他的原生小鳥。
小鳥在都市裡冒險的故事還有很多,例如麻雀、家燕和珠頸斑鳩,外來的野鴿、白尾八哥和家八哥,抑或是日本的巨嘴鴨和小嘴烏鴉。這些小鳥,都或多或少能在都市裡找到一些和他們的原生棲地相似的生存資源。例如建築物的孔隙,或是麻雀運用交通號誌的空管築巢,遮風蔽雨又能防堵掠食者。食物來源也很重要,如果學會翻找垃圾堆中的殘羹剩飯,或是從人類手中要到幾口飯吃,就有機會從麻雀變成圓滾滾的球雀,放肆地在校園裡滾動。啊,因為我主要是研究小鳥的關係,總是拿鳥類當例子,真是不好意思,請各位原諒我。
都市中的透明殺手:玻璃
雖然都市環境無心插柳的讓某些生物能順利地在都市中生活,但是和都是對自然生態的衝擊相比,落差實在是太大了。其中一個隱性的殺手,便是建築物的玻璃窗,許多小鳥在飛行途中撞上玻璃死亡而「撞裂成仁」,這樣的現象稱為「窗殺(window collision)」。
美國林務署(United State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Forest Service)在2005年的評估報告中指出,鳥類因人為因素死亡的主要原因是撞擊建築物玻璃致死。估計在美國每年造成5億5千萬隻鳥類死亡,占總數的58.2%,其餘因素分別是電線(1.3億隻)、野貓(1億隻)和車輛撞擊(8千萬隻)等因素。尤其在春天鳥類繁殖季,以及秋天鳥類遷徙時,更是撞擊致死的高峰。無論是高聳的玻璃帷幕建築、還是一般住宅的小窗戶,都會引起窗殺。主要是因為鳥類在高速飛行時,看不見透明的玻璃,或是誤判玻璃上的風景鏡像,讓鳥類毫無顧忌的快速飛去,結果卻是通往另一個世界。這個問題困擾鳥類學家已久,曾經設計過防鳥擊的猛禽貼紙、膠帶、塗料、毛玻璃等方法,但是成效有限,也影響建築物原先設計的的採光和美觀,不容易大幅推廣。
2014年,德國慕尼黑海拉布倫動物園、玻璃公司Aronld Glas與鳥類學家合作來想辦法解決窗殺的問題。由於鳥類不只能看到可見光,也能看到紫外光,於是研究團隊在玻璃中加上能反射紫外線的材質,並且設計成網狀,發明了防止鳥擊的專屬玻璃(anti-bird-strike glass)。在鳥類的視覺裡,是一片帶有不透明網狀圖樣的玻璃;在人類的視覺裡,那仍然是一片透明無瑕的玻璃。經過測試,共有66%的小鳥會將特製玻璃視為障礙物。研究團隊表示:「雖然不及我們所期望的達到100%或95%,但是這樣的比例告訴我們,已經可以救回非常多的小鳥。」
雖然這樣的紫外線特製玻璃不容易廣泛採用,但目前還可以使用垂懸物、貼紙、紋路玻璃等方式來改善。如果要通報小鳥撞玻璃的案件,或是想要諮詢窗殺的解決方案,都可以聯繫臉書社團「野鳥撞玻璃回報」。窗殺和改良方案的例子告訴我們,如果我們願意,能夠可以從各個問題上著手,讓都是對生物的衝擊不要那麼嚴重。這樣的行動,便是讓「生物多樣性友善都市(biodiversity-friendly urban area)」更前進一步。
打造生物多樣性友善都市
隨著我們對於都市環境與生態的瞭解越多,有些都市設計的概念或許有機會改良。以往,人類在發展都市時的都市設計,幾乎都是以人類生活便利、安全等層面來考量。然而,除了這樣「以人為本」的都市設計概念之餘,我們也可以多為野生動植物和自然環境考量,怎麼做才不會讓都是對大自然的衝擊那麼龐大。
除了改善窗殺的例子之外,都市環境還有許多層面可以著墨,例如都市裡的樹木。一般來說,都市裡的樹木大多是人為種植的外來樹種,可能只有少數具有歷史和文化意義的老樹會被留下來。雖然只要有種樹就能讓市區看起來綠綠的環境很好,但是,栽植不同的樹種,也會有不同的影響。舉例來說,原生於印度半島的黑板樹,因生長快速、栽培容易、景觀綠化快速等優點而廣泛栽植於校園、公園和作為行道樹。但是,也因為生長太快,而且木質部不具有膠質纖維,木材結構較為鬆脆,颱風後折枝、斷幹和傾倒的機率仍然相當高,傷人事件頻傳。此外,根系也常常破壞路面和硬體設施,使黑板樹成為具爭議的行道樹。相較之下,可以選擇原生於台灣平地環境的樹種,例如樟樹、榕樹、茄苳和台灣欒樹。雖然並不代表採用原生樹種就不會有任何問題,但選用原生的植物,也能讓原生的野生動物有更多機會接觸到牠們熟悉的自然資源。
要打造生物多樣性友善的都市,光靠生態學家的能力還不夠。因為設計都市的涵蓋的層面很廣,原先設計都市的規劃師、交通運輸專家和建築師等,都需要一起參與合作。不僅如此,也需要地方首長和地方主管機關的支持,必須和在地住戶溝通說明,才有機會實現這樣新概念的都市。然而,更重要的是,各方都需要認知到,無論是人類、動物和植物,都是這座都市裡的居民,彼此有自己的生存空間。雖然就像我們和鄰居之間,甚至家人之間,難免會有摩擦,但每個都市居民的生活方式不同,總需要互相理解、各退一步。都是這個人類創造的新環境,不是只有人類居住其中,還有許多大小生物,牠們會逐漸適應都市,我們也會習慣與牠們保持適當的社交距離。
喔不,一不小心說了怎麼多,棒球比賽早就開始了。等等,我看一下...「30多隻紅領瓣足鷸被燈光吸引飛入球場內導致比賽延後開始」。好險,我還來得及回家開電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