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回到科學最初的起點
文/林大利(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助理研究員)
「觀察」是探索自然的第一步,也是形塑科學知識的基礎。
大自然就像是一本還沒被讀完、無窮盡的教科書。牛頓曾說:「我就像在海灘上玩耍的孩子,一會兒發現美麗的石子,一會兒發現有趣的貝殼,然而,面對眼前的茫茫大海,我卻一無所知。」即便經歷幾世紀的探險,科學家對這本教科書依舊相當陌生。但是,書裡的因果趣味與來龍去脈,並不是只有科學家才能深究,每個人都生活在這本教科書當中,裡面的任何一頁、字字句句,都可以自由徜徉,探索玩味。
「觀察」是與大自然接觸的窗口,也是探索自然的第一步。哥白尼將地球自宇宙中心請出,達爾文將人類萬物之靈的皇冠摘下,這些爆炸性的科學突破,都來自於對大自然聚沙成塔的觀察紀錄。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所有的觀察都來自於無窮的好奇心。即便是生活周遭稀鬆平常的事物,經過仔細的觀察,也能發現許多以往未曾注意到的有趣故事。
《和動物生活的四季》可說是最純粹的自然觀察故事。
康拉德‧勞倫茲是出生於奧地利的動物行為學家,有關建立現代動物行為學的知識基礎,勞倫茲的研究功不可沒。勞倫茲最知名的研究莫過於「印痕行為」,也就是「小鴨會將第一時間看到的移動物體當成親鳥,並且跟著走。」印痕行為也在勞倫茲的名作《所羅門王的指環》和《雁鵝與勞倫茲》中,讓許多讀者更加著迷於動物行為學。勞倫茲不僅僅致力於科學研究,在科普知識、自然觀察與自然書寫,也有很傑出的表現。勞倫茲並不像刻板印象中的科學家,終日埋首實驗室,而是真心享受自然觀察的學者。因此,除了科學研究工作、撰寫論文,重新走回大自然看看蟲魚鳥獸和花草樹木,對勞倫茲來說也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從事生態研究工作的過程中,往往得花費龐大的心力整理資料、分析數據和解釋結果。然而在這樣的狀況下,很容易有意無意地讓研究人員與大自然接觸的機會逐漸減少。近幾年,公民科學、大數據與開放資料興起,研究人員不一定要自行在野外蒐集資料。不知不覺中,有時候會發現自己對於研究的生物愈來越陌生,隔了短短幾個秋,便生疏了鳥類在春夏時節的鳴唱聲;離濕地不過數十里,卻也逐漸淡忘辨識鳥類的關鍵特徵。久而久之,螢幕上的生物名,彷彿只像是另一套ABC或甲乙丙的代號系統。在這樣的狀況下,解釋研究結果時,很可能與大自然的實際狀況天差地遠。因此,為了避免自然觀察的能力和敏銳度退步,在忙碌的工作前,我常到中心後方的生態園區走走,一邊觀察一邊用eBird Taiwan和iNaturalist記錄鳥類和其他生物,以保持自己查覺和辨識生物的能力。有時候,回到大自然裡東張西望,也能藉此獲得提出問題或假說的靈感。
勞倫茲在《和動物生活的四季》的開頭就說了:「這不是一本學術著作。」我猜想,在勞倫茲的眾多知名著作當中,本書或許是最能讓他擺脫科學的嚴謹客觀要求,隨心所欲地描寫對灰雁的觀察和心得。哪怕是猜測灰雁的心情、甚至擬人化,都不受任何拘束,可以自由的撰寫最純粹與最享受的自然觀察。
就我個人的有限經驗,不少自然生態研究者是因為享受了自然觀察的喜悅與樂趣,才進一步投入研究工作。在研究工作之餘,不妨也跟著《和動物生活的四季》裡的灰雁與勞倫茲,讓自己回到自然觀察初體驗的那一天,回到科學最初的起點,享受最純粹的樂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