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1日 星期日

巴西國會中衝擊環境的法案與修憲案

(Photo by Palácio do Planalto - https://www.flickr.com/photos/palaciodoplanalto/32480862867/, CC BY 2.0,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ndex.php?curid=77450419)


2006年至2016年間,巴西的科學研究經費大增,不僅讓當地的科學研究團隊有充分的資金得以運用,也強化了國際合作,讓巴西的學術成就名列前茅。當時,巴西在環境保育上,堪稱是全世界的領袖國。

然而,巴西總統雅伊爾·波索納洛(Jair Bolsonaro)自2019年1月1日上任後,凍結了42%的科學研究和高等教育預算,達到14年以來的新低。此舉導致相關單位的經費在2019年7月時幾乎捉襟見肘,有些大學甚至連帳單都付不出來。在環境保護的資源崩解後,大地主和大企業便因而受惠,更容易取得環境開發許可證、獲准使用對環境有害的殺蟲劑,甚至在保護區內開發。前幾年巴西在和保育上的情勢幾乎完全逆轉,也引起國際關注。

目前,許多衝擊環境的法案跟修憲案正在巴西國會討論當中。

案號 PL #3729/2004 打算放寬或取消環境開發許可證的發放條件,巴西總統說環境開發許可證不應該成為經濟及基礎建設發展的阻礙。

案號 PL #6299/2002 放寬使用和販售殺蟲劑,危害環境健全與公共衛生,首當其衝的正是第一線的農民,同時影響糧食安全,引起慢性和急性中毒症、癌症、意識不清、心理健康,甚至提高自殺率。目前巴西的標準比歐洲還要高出許多,例如草甘膦在食物內的容許量,巴西是每公斤10毫克,但是歐盟的標準是每公斤0.05毫克。馬拉硫磷在食物內的容許量,巴西是每公斤8毫克,但是歐盟的標準是每公斤0.02毫克。

案號 PL #6268/2016 和 案號  PL #436/2014 開放獵補野生動物。雖然獵補野生動物目前在巴西法律上是禁止的,但是巴西境內的盜獵活動在缺乏監管與執法的狀況下,早已非常猖獗。Brazilian National Network Against the Trafficking of Wild Animals (RENCTAS)估計,已有3千8百萬隻野生動物遭盜獵,以鳥類為主,也包括爬行動物和小型哺乳類,甚至大型掠食者,例如美洲豹 (Panthera onca) 和美洲獅(Puma concolor),市值高達20億美金。

修憲案 #215/2000 將會影響原住民社區的權益和保護區管理。放寬原住民保留地和保護區境內的水資源開發,將會加劇農業開發的影響,以及毀林的速度。巴西在1992年時是領導全球環境保護的重要國家,毀林的速度也在2012年達到歷史新低(每年4,517平方公里),然而,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間,毀林面積快速增加到7,900平方公里。

巴西總統非常快地推展上述法案,過程中幾乎沒有和當地社區與科學社群有任何討論。巴西總統第一個簽下的法案便是將原住民事務由林業部門轉交給農業部門辦理,而農業部門和原住民社區有所衝突,常常拒絕原住民提出的需求。不僅如此,巴西總統也宣稱要加強開發亞馬遜,也表明他對氣候變遷的懷疑,這暗示巴西總統有可能想脫離巴黎協定,而且巴西政府也放棄2019年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的參與資格。

如果上述的政策都實施,將會劇烈影響巴西的生物多樣性、生態系服務和傳統文化,同時也會造成經濟損失、危害公共衛生並降低生活品質。這些法案也會影響永續發展目標的進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這些負面影響也會擴及巴西境外,除了豐富的生物多樣性,巴西的森林也在全球的大氣和水循環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急遽毀林的影響將或擴及全球,亞馬遜森林轉變為莽原之後,大量的溫室氣體會釋放到大氣中,阻礙碳循環並導致巴西中部和東南部發生乾旱,影響甚至或擴及整個南美洲。

這樣的效應,將會影響國際上對巴西的經濟及政治支援,例如法國總統馬克宏建議法國中止與不打算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國家的商業貿易。這對巴西的經濟將會是一大衝擊,對巴西國民的影響更是難以估計。因此,目前巴西國內和國際上的科學社群,應該都能提出科學依據,來預期這些政策施行後對環境、經濟和公共衛生的衝擊,在新政府上任初期,或許還有討論與轉寰的空間。

參考文獻

Abessa et al. 2019. The systematic dismantling of Brazilian environmental laws risks losses on all fronts. Nature Ecology and Evolution 3: 510–511. link

Angelo C. 2019.  Brazil’s government freezes nearly half of its science spending. Nature 568, 155-156. link

Brando et al. 2008. Drought effects on litterfall, wood production and belowground carbon cycling in an Amazon forest: results of a throughfall reduction experiment. 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 B: Biological Science 363(1498). link

Lovejoy & Nobre. 2018. Amazon tipping point. Science Advance 4: eaat2340. link

Thome & Haddad. 2019. Brazil’s biodiversity researchers need help. Science. link

2019年8月24日 星期六

回答鄉民問題回太長就放著系列:鳥類分類分三小



這次的問題是「請問新的分類標準有改變嗎?有新舊分類標準的比較嗎?謝謝。鳥類學一般是依照型態特徵或是DNA分類,我是好奇新舊的分類標準有哪些不同?」

分類,就是分門別類,我們都有把任何東西分門別類的經驗,「物以類聚:相似的放在一起」是基本的分類原則,生物分類也是如此。

然而,總是要有個「分類依據」,自己才知道要怎麼分,別人也才知道你在分三小朋友。一百多年前,傳統的生物分類學,幾乎是以外觀形態作為唯一的分類資訊來源,啊沒別的資訊啦,反正就是把長得像的放一起,當作同一種生物。

但是問題來了,靠,一狗票生物標本攤在你面前,你要怎麼分類(如下圖)?大的?小的?黑的?白的?長的?短的?有斑點的?有眼睛的?頭上長角的?怎麼辦?結果,由於分類依據的選擇偏好和選擇順序,會導致截然不同的分類結果。誰的比較好?誰是對的?誰是錯的?

這樣的分類方式,製造分類學家之間的衝突、派系與紛爭。



問題不僅如此,生物永遠超乎你的想像,一群親緣關係天差地遠的生物生活在環境相似的地方,外觀會長得很像,這的現象叫做「趨同演化」。舉例來說,鯊魚是魚類、魚龍是爬行類、海豚是哺乳類,牠們都有類似的外觀,但是關係相聚甚遠。如果用傳統的形態分類,很容易把他們放在一起,那可就大錯特錯了。此外,另一種狀況是,某個祖先種到拓直到新環境,後代各自佔據不同的棲位:森林、草原、樹上、地下、水中....,漸漸地彼此的外觀差異越來越大,這個稱為「輻射演化」。但是他們都是共同組後代膩,如果用傳統的形態分類,很容易把他們分得很遠,那也是大錯特錯。

而且,靠,開玩笑,科學可是講究客觀的活動捏,這是主觀因素參雜過多的分類學一整個就不科學啊,是柯學才對吧!

幸好,近幾十年來,拜分子技術之賜,人們已經可以透過DNA序列探討生物的親緣關係,當作分類的基礎依據。最大的優點是,無論是誰來做實驗,分類的結果都不會相差太多,免於各說各話的狀況,這才像一回事。因此,這幾年,已經累積了世界各地許多生物的DNA樣本和序列,於是分類學家們就捲起袖子來重新看看這些生物的親緣關係。

結果臥槽,當然有許多生物分類一整個大翻盤,長得很不像的是同一種;在野外幾乎無法分辨竟然是不同種;還有一夜之間一種變十幾種的案例。例如,以前我們認為隼類和鷹類長得很像,於是把他們都放在鷹形目,但是DNA涮下去之後發現不對,這些隼跟鸚鵡的關係比較接近捏,於是就把牠們移到鸚鵡的隔壁去。

不僅如此,現在資訊交流技術發達,DNA也不是唯一的分類依據,形態、聲音、地理分布、行為等等,都也要一起考慮,這些資訊都蒐集其全了,經過審慎的比較之後,再來決定分類結果,最後寫paper來說服TMD reviewers刊登你的研究結果給大家公審。

因此,目前我們正處於生物分類主要依據轉變的過渡時代,而且有些生物正處理到一半,因此會有「以形態為依據」和「以DNA為依據」的結果並存的狀況,改來改去的狀況也非常常見。過渡時期就是這個樣子,生物觀察者要堅強,要面對現實。

目前來看,常見的分類變遷處理大概有三種:「分裂(split)」分成不同物種;「合併(lump)」合併成一種;「改置(re-assign)」換個分類位置。以鳥類來說,目前最常見的是分裂,接著是改置和合併。

那麼,接下來會怎麼樣呢?分類變遷,過去、現在、未來,都還會持續發生,鳥種只會越來越多,彼此只會長得越來越像,但DNA告訴你他們都TMD的不同種。這樣的趨勢,鳥種會變多、特有種會變多、保育地位會提昇、受脅狀況會提高。野外調查難度也會提高,光憑外觀根本無法辨識種類。

探討鳥類分類變遷沒有很難,只要掌握分類原則,花時間和心力,每個人都可以做得很好(廢話)。如果你對小鳥有感情,想要追根究底,想要變威變大,超脫賞鳥鄉民,這是個適合努力的方向。只是追查分類變遷 ,需要大量閱讀參考資料、鳥類照片、鳥類標本,一整個樸實無華,且枯燥。

無論如何,鳥一直都在那邊,祝你賞鳥愉快,開心就好。

2019年4月17日 星期三

亞太地區遷徙水鳥保育國際會議重點(Gallo-Cajiao et al 2019)

(photo by dali @ Thailand)

2018年12月,在海南島昌江黎族自治縣舉行了兩場東亞澳遷徙線(East Asian-Australasian Flyway, EAAF)的遷徙水鳥保育會議。在亞太地區,東亞澳遷徙線上的遷徙水鳥大約有285種,其中有33種屬於IUCN紅皮書的全球受脅物種,是受脅程度甚高的鳥類遷徙線。

第一場會議是2018年12月3日至8日舉行的「北極候鳥倡議(Arctic Migratory Bird Initiative)」,聚焦於北極繁殖鳥類的保育工作。重要的是,國土範圍涉及北極圈的國家,都簽署了這項倡議。會議中報告了2015年至2019年的工作成果,並且規畫了2019年至2023年的工作計畫。重點工作包括:(1) 促進與其他國際公約的合作,例如遷徙物種公約(Convention on Migratory Species)、(2) 減緩候鳥獵捕狀況、(3) 加強中國沿海的棲地保育、以及(4) 處理互花米草入侵導致水鳥仰賴的泥灘地流失的問題。


第二場會議是2018年12月3日至8日舉行的「第10屆東亞澳遷徙線夥伴關係的締約方大會(The 10th Meeting of the Partners to the East Asian-Australasian Flyway Partnership)」,目前共有37個締約方。東亞澳遷徙線的保育工作,將會注重於棲地保育,同時包括水稻田及水產養殖場等人造環境所形成的濕地對遷徙水鳥的保育功能。其中,科學研究的工作將交由北京林業大學的團隊統籌,重點工作包括:(1)補足資料不足的地點、(2)嚴重瀕臨滅絕的琵嘴鷸(Spoon-billed Sandpiper, Calidris pygmaea)作為監測工作的旗艦物種、(3)加強瞭解及管理獵捕遷徙水鳥的狀況、(4)擬定卷羽鵜鶘(Dalmatian Pelican, Pelecanus crispus)的保育行動計畫。由於東亞澳遷徙線的國家眾多,政治及社經關係複雜,近可能降低其對保育工作推動的影響,也是未來的重點工作。

主要文獻

Eduardo Gallo-Cajiao, Micha V. Jackson, Tong Mu, and Richard A. Fuller. 2019. Highlights from international meetings on migratory waterbird conservation in the Asia-Pacific. Oryx, 53(2): 211-212. link

2019年3月18日 星期一

科學知識翻譯 (2019)


熱烈歡迎專業領域投入翻譯工作、外文背景的譯者投入感興趣的領域

個人經驗分享,不是翻譯學理
只談科學寫作,不管文藝創作
如何任何爭論,按照合約辦理
不要對號入座,不要事不關己

科學知識翻譯

資訊齊全、通順傳意、遵循邏輯
簡明精要、儘量客觀、審慎有據

翻譯三大原則

  • 理解你的作者:不要以為學了某語言,就可以讀懂所有使用該語言的作者。
  • 服務你的讀者:減少贅字贅詞、避免雙重否定、剷除閱讀障礙、消滅錯別字。
  • 體貼你的編輯:最專業的讀者、你的第一讀者、最密切的戰友、最熟悉目標讀者

做了任何特殊處理,都應該讓編輯知道
不該犯的錯誤:拖稿和失聯,業界黑名單

自我精進

多閱讀相關書籍與文章、多參加該領域研討會、勤勞且穩定的寫作

專有名詞的處理

  • 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看看那個領域的人都怎麼講
  • 小心維基百科可能是中國用法
  • Google搜尋 => 工具 => 不限語言 => 只搜尋繁體中文網頁
  • 臉書搜尋:看看相關社團裡的人怎麼說
  • 【國家教育研究院雙語詞彙、學術名詞暨辭書資訊網】超雷!
  • 前後文要一致

生物俗名的處理

  • 俗名是否反映:特徵、分布、特有性、分類歸屬
  • 維基百科怎麼寫?小心用到對岸名稱
  • 碩博士論文:台灣學界怎麼用?
  • 動物園、科博館、植物園怎麼用?
  • 相關領域的大大怎麼用?
  • 直接寫信請教大大
  • 前後文要一致

世界鳥類中文名錄
鹿茸是誰的茸?
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射鵰英雄傳的【鵰】要怎麼翻譯好呢?


常見誤譯

organism:生物 (o) 有機體 (x)
mimicry:擬態 (生物長得像其他生物)
camouflage:偽裝(生物融入環境或背景)
hypothesis:假說 (針對問題提出的暫時性解釋,尚待實驗檢驗)
assumption:假設 (執行實驗或研究的前提或條件)
species:物種 (o) 品種 (x)
specimen 標本 / 樣本
savannah 疏樹草原 / 莽原
就是不要只譯成【草原】,草原有許多種形式,savannah 也可以說是草原的一種,其中散落著許多獨立樹,最有名的是非洲莽原。但是,如果只譯為【草原】,我實在不知道你是指非洲莽原、蒙古草原、還是彭巴草原

以下兩者,要非常非常的小心留意前後文,判斷作者的真正意思。

community 有時候是指生物的群聚或植群、有時是指人類的聚落或社區
population 有時候是指生物的族群,有時候是指人口

顏老師的說明 beewormfig bug species
繼續比較四種濕地種類:Bog、Fen、Swamp 和 Marsh

人名的處理

音譯:請Google小姐念給你聽,不要自己亂念

數字與符號

公文文號不用翻譯
單位要用公制或英制?
依照合約進行

推薦資訊

譯界天后親授!這樣做,案子永遠接不完
綿羊的譯心譯意
萌典
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可以讓你放心買書的譯者 (本人見識淺薄,若有遺漏請海涵)

張東君、吳建龍、陳幼雯、陳榮彬、王蘊潔
劉維人、陳朕疆、梅苃仁、鄧子衿、黃靜雅、潘震澤

合約陷阱

書籍出版後xx天支付稿酬 => 他把書壓著不出版,你就領不到稿費

2019年3月15日 星期五

人類生產地景也有生態功能,與保護原野地同樣重要

日本九州宮崎縣

人類世三大挑戰

為了生產糧食和生活所需,大幅的原野地轉變為人類生產地景,威脅全球生物多樣性。但是,這些人類生產地景,同時也可以是保育生命世界的重要元素。

生物多樣性,這個歷經38億年環境磨練的演化產物,正在面臨兵臨城下、遭受十面埋伏、只能做困獸之鬥的存亡之秋。全球性和地區性的族群滅絕不斷發生,就算曾經為數眾多的物種也難以倖免。人類活動大幅改變了整個地球的氣候與地景,將為人類世的生命世界帶來一場大災難。目前,人類世所面臨的三大挑戰:(1) 阻止生物多樣性流失、(2) 減緩與調適氣候變遷、(3) 永續運用有限的自然資源,是我們這個世代必須面對的挑戰。

光是保護原野地還不夠

無論海洋或陸域、地區或全球的生物多樣性,都正在快速流失。一世紀以前,大約只有15%的地球表面用來栽培農作物和飼養家畜。然而,除了南極洲,現今已經有77%的陸地和87%海洋直接受到人類活動影響。在1993年至2009年間,大約有330萬平方公里的原野地轉變為人類用地,例如農業和礦業,原野地流失的面積達328萬平方公里,比印度還大。

2018年年底,昆士蘭大學(the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UQ)和野生動物保育學會(Wildlife Conservation Society, WCS)於「自然(Nature)」期刊,強調地球上碩果僅存的原野地對全球生態系服務和功能的重要性,並呼籲全球和國家級的保育政策應該對原野地保護有所規劃。保護未受侵擾的荒野還是有其存在的必要性。這些原野地,不僅保留的最接近自然原始狀態的生物群聚,其中的物種種數(species richness)和個體數(abundance),都接近自然原有的樣貌。也就是說,這裡的生態系功能,仍舊是經歷億萬年來的演化過程的樣子。而且,如果我們要著手復育劣化的環境,這些原野地就是我們復育環境的參考與目標。

面對這樣的變化,增加保護區的面積與效能是當務之急,但是我們不能只仰賴保護區而已。

保護區(protected area)是保護原野地的重要基礎工具, 也是生物多樣性保育的重要基石。雖然全球保護區的面積和保育效能還需要再提升,但是,如果保護區外圍都被生物無法生存的環境所圍繞,以及保護區內部失能的管理機制(Jones et al 2018),會逐漸讓保育區的功能蕩然無存。隨著保護區以外的環境惡化,保護區之間越顯孤立,裡面的生物也逐漸衰退。此外,許多威脅並不會受到保護區邊界的限制,例如氣候變遷,仍舊會對全球環境造成衝擊。此外,遷徙物種和生命週期必須在保護區以外環境生存的物種,也會受到外在環境的衝擊。因此,全球生物多樣性的保育,不能只依賴保護區。

日本鹿兒島出水市

人類生產用地保育

因此,如何經營管理「人類生產用地(working lands)」,便成為原野地之後的保育思考方針。

「人類生產用地」是指人類為了生產糧食和日常生活所需,而開發的土地,包括農地、林地與牧場。其中,讓人類生產用地發揮功能有兩大原則:(1) 彌補保護區的未能達成的生物多樣性保育目標;(2) 維繫生物群聚組成的多樣性,尤其是能發揮重要生態系服務和功能的物種。

幸好,許多人類生產用地仍然保有生物多樣性保育的功能,這樣高異質性的多元地景,成為了保育生物多樣性的重要關鍵。雖然,不可否認的,這類人類生產用地也對環境造成負面的衝擊,包括棲地劣化、農藥汙染、水質劣化、生態瓦解、在地滅絕等。然而,我們認為,在這些土地以永續的方式滿足人類生活所需之後,還能夠發揮生物多樣性保育的功能。維繫人類生產用地的地景多元性,不僅能夠保育生物多樣性,也能滿足人類生產所需。因為這些生態系服務與功能,不是指來自單一或少數物種,而是眾多動物、植物、微生物與環境因子交互作用的結果。

這樣的概念,稱為「人類生產用地保育(working lands conservation)」,維繫人類生產用地之生態系功能和服務的土地經營管理方針。特別強調人類生產用地維持其地景多元性的特色,以及該土地與保護區互補互助的功能。因為沒有一種土地利用類型能夠提供多元功能,因此,需要多元的地景元素來達成這個目標。生產人類所需的同時,人類生產用地還必須維持生態系服務,包括授粉、控制蟲害、養分循環。

多元地景能發揮多元功能,概念圖,非實際測量值。

除此之外,人類生產用地也作為保護區的緩衝區、連接保護區的生態廊道,同時也提供額外的棲地與自然資源,有助於維繫環境的永續性與復原力。人類生產用地的經營管理,遠比保護區的經營管理還要來得困難許多。因為這些土地不僅要長期穩定地發揮生物多樣性保育的功能,同時還必須維持供給人類所需的產物,例如纖維、木材、燃料和食物,並且有足夠的韌性來面對突發性的擾動,如水災、乾旱、病蟲害大發生和颱風。

目前,已經有相當多「生物多樣性友善的土地經營(biodiversity-based land management)」,例如混農林業(agroforest)、混牧林業(silvopasture)、作物多樣化農法(diversified farming)和生態導向森林經營管理(ecosystem-based forest management),以確保土地的永續。不僅能發揮生物多樣性的保育功能,同時也能提升作物產量、永續性和糧食安全。

「生物多樣性友善的土地經營」並不是新概念,自古以來就有了,只是現今已經大幅地被不永續的自然資源掠奪和集約化農業所取代。在永續農業的推廣上,也遇到層層阻礙,例如政策和市場上的限制。因此,推廣的腳步緩慢而零碎,在改變環境的時空尺度上,遠遠不及人類世三大威脅的影響。雖然人類生產地景中每一種土地利用類型的經營管理方式不盡相同,但都必須以永續為目標。例如耕地本身雖然只能具有生產作物的服務,但還是可以將其對生物多樣性的衝擊降到最低,以免造成負面影響。維繫多樣化的地景有助於維持生態系的多樣性、回復力和多功能性。

「生物多樣性友善的土地經營」是知識密集(knowledge intensive)的方針,而非技術密集(technology intensive)的方針。目前的主要趨勢是「社區主導倡議(community-driven initiative)」透過在地社區的運作,讓人類生產用地能永續地發揮保育和其他生態系服務。透過草根組織的連結運作、社會運動及公私部門的合作夥伴關係,科學家與保育生物學家藉此吸引公眾參與,做為知識的傳遞與實踐。


主要文獻

Kremen C & Merenlender AM. 2018. Landscape that work for biodiversity and people. Science, 362(6412): eaau6020. link

其他文獻

Jones et al. 2018. One-third of global protected land is under intense human pressure. Science, 360: 788-791. link 



2019年1月17日 星期四

試著回覆顏老師提到生態學課本的翻譯難處



由台灣眾多生態學老師們翻譯的【生態學】中文版出版了,其中一位譯者顏老師提到了當時翻譯遇到了一些困境,我逐項閱讀時腦中也不時浮現出一些回應。因此就我有限的翻譯經驗來試著回答看看,也許能對科普翻譯有所幫助。

先說一下,我並沒有看過【生態學】的中文與原文,訂了還沒送來啊哭哭。我個人非常期待,未來翻譯也會參考這本書的譯法。

(1) 許多術語沒有大家公認的翻譯

這個真的是非常棘手的問題,也是極大的挑戰。專有名詞不斷推陳出新,當我必須要成為第一個翻譯這個專有名詞的譯者時,可說是責任重大。因為一旦譯出來,很有可能會被持續沿用,尤其是這樣的教科書翻譯,更會影響眾多師生,勢必要審慎處理。這樣的狀況,必須要清楚理解專有名詞的意涵,然後放入適切的譯詞,同時要適合中文語境,或是由不同的專有名詞來組合。

例如,之前遇到一篇新研究有關 trophic rewilding,意思是透過復育和再引入的技術來彌補食物網的完整性。一開始譯為「營養野化」,當然沒人看得懂,這個詞的重點是提升特定營養層級的生物,來建構食物鏈或食物網的完整性和該生物的生態系功能,而不是讓恢復特定瀕危物種的族群。我後來改成「營養階層復育」,但現在寫一寫也許「食物網復育」或「食物鏈復育」也很好。

研究生在寫中文論文的時候也常常遇到這種狀況,這需要好好跟你的指導老師和口試委員討論。許多科普譯者都會去查閱碩博士論文網來看看該領域怎麼翻譯新的專有名詞。

(2) 究竟有多少原文應該被保留加註在中譯的後面?

我的回答是:只要google的第一個搜尋結果是正確的,加註一次或不用加註也無妨,尤其是地名和人名。但是要小心第一個維基條目常常是中國的慣用譯法,而不是台灣的慣用譯法。重要的生態學專有名詞當然還是建議至少要加註一次,例如棲地破碎化(habitat fragmentation)或邊緣效應(edge effect),或是在書的最後面整理一張中英文對照表也可以。城邦旗下的出版社都會要求,責任編輯也會幫忙這件事。這個問題其實要看出版社的決定、譯者和責任編輯的功力。

(3) 如何處理每一個段落的提示小方塊?

其實在中文版如果對讀者幫助不大直接刪掉就好了,然後跟責任編輯說明。

(4) 原文很囉唆,讓我翻到想打人

直接略過是可以的,無誤!由於中文和英文的語境大不相同,有時候也會遇到作者把主題句講好之後,後面就開始天花亂墜,最後天外飛來一筆怪句子也不是稀少罕見。就算把該段落每一句都翻譯的漂亮,整段還是會看起來翻譯腔超重,中文母語人士才不會這樣講話。

在科普翻譯中,資訊和知識的正確與完整是最重要的,作者的語氣、語境、語感倒是其次。不是說不重要,而是重要性擺在第二,這是翻譯文學作品和科普書很大的不同。我會建議,已段落為單位,要確認:(1)作者提供的資訊都沒有漏掉、(2)作者的意思不受影響、(3)段落中的句子完整流暢、(4) 穩住作者嘗試深入淺出的寫法。

不過我目前還沒遇過顏老師提到不斷重複相同資訊的狀況,我認為適度刪除是可以的,但是要讓編輯知道。

(5) 代名詞要不要譯出來?

會妨礙閱讀的絕對不需要譯出來,虛主詞也不需要。不然整段中文會有一堆代名詞,也是臭氣熏天的翻譯腔。英文講究文法,完整句都要有主詞,但是中文裡面,只要你前面交代清楚,後面的句子沒有主詞也不會影響閱讀。放心的略過是沒問題的,甚至不需要特意跟編輯交代。

(6) 作者本身對演化好像沒有很熟

這個問題就是「作者寫錯怎麼辦」,我的答案是:直接改成正確的。另一種方法是加上譯註,但是,如果譯註上寫說「這裡作者弄錯了」或是譯註太多,會讓讀者對作者失去信心。因此,譯文直接改成正確的,或是將譯註直接融入譯文中,都是常見的作法。有些書籍沒有太多空間放譯註,例如童書或圖文書,也會直接把譯註或審訂註融入譯文裡面。

(7) 生物學名怎麼譯?

這個同(1)的狀況也是超級棘手的,光這件事可以再寫一篇。簡單的說,最好是熟悉該類群的學界和自然觀察愛好者都能熟悉的譯法。可以查閱學名辭典或拉丁文辭典看看學名的意思,也可以看看其他中文國家怎麼稱呼。如果都沒有,自己又要當第一個中文名創造者,建議是盡量契合該生物的分類歸屬和形態特徵。

而且,隨著目標讀者不同,譯法也會不同。例如Common Myna (Acridotheres tristis),對賞鳥者我會稱「家八哥」,對養鳥者我會稱「眼鏡八哥」,因為那個圈子就是那樣用。此外,如果對象是兒童或青少年,會避免罕用字或加注音。

(8) 生物學名標記錯誤

直接改正就對了,要讓編輯知道。

==

最後,其實譯書的工作,背後還是要有一個能力好的責任編輯在把關。事實上,我並沒有接受過正規的翻譯訓練。每一次譯書,都從責任編輯身上學到許多,也需要好好思考作者的意思和讀者可能的反應。上面這些經驗都是責任編輯的討論或指示,真的是非常感謝。責任編輯是這本書的總管、是譯者的第一位讀者、是熟悉目標讀者的人,翻譯過程中,一定要好好地和編輯交流和溝通,才有機會成就一本好書。

請讓我再次鄭重感謝每一位曾經與我合作過的編輯們對我的信任,這些過程中我獲益良多,在此萬分感謝。

2019年1月4日 星期五

觀察,回到科學最初的起點 【和動物生活的四季 推薦序】



觀察,回到科學最初的起點

文/林大利(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助理研究員)


  「觀察」是探索自然的第一步,也是形塑科學知識的基礎。

  大自然就像是一本還沒被讀完、無窮盡的教科書。牛頓曾說:「我就像在海灘上玩耍的孩子,一會兒發現美麗的石子,一會兒發現有趣的貝殼,然而,面對眼前的茫茫大海,我卻一無所知。」即便經歷幾世紀的探險,科學家對這本教科書依舊相當陌生。但是,書裡的因果趣味與來龍去脈,並不是只有科學家才能深究,每個人都生活在這本教科書當中,裡面的任何一頁、字字句句,都可以自由徜徉,探索玩味。

  「觀察」是與大自然接觸的窗口,也是探索自然的第一步。哥白尼將地球自宇宙中心請出,達爾文將人類萬物之靈的皇冠摘下,這些爆炸性的科學突破,都來自於對大自然聚沙成塔的觀察紀錄。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所有的觀察都來自於無窮的好奇心。即便是生活周遭稀鬆平常的事物,經過仔細的觀察,也能發現許多以往未曾注意到的有趣故事。

  《和動物生活的四季》可說是最純粹的自然觀察故事。

  康拉德‧勞倫茲是出生於奧地利的動物行為學家,有關建立現代動物行為學的知識基礎,勞倫茲的研究功不可沒。勞倫茲最知名的研究莫過於「印痕行為」,也就是「小鴨會將第一時間看到的移動物體當成親鳥,並且跟著走。」印痕行為也在勞倫茲的名作《所羅門王的指環》和《雁鵝與勞倫茲》中,讓許多讀者更加著迷於動物行為學。勞倫茲不僅僅致力於科學研究,在科普知識、自然觀察與自然書寫,也有很傑出的表現。勞倫茲並不像刻板印象中的科學家,終日埋首實驗室,而是真心享受自然觀察的學者。因此,除了科學研究工作、撰寫論文,重新走回大自然看看蟲魚鳥獸和花草樹木,對勞倫茲來說也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從事生態研究工作的過程中,往往得花費龐大的心力整理資料、分析數據和解釋結果。然而在這樣的狀況下,很容易有意無意地讓研究人員與大自然接觸的機會逐漸減少。近幾年,公民科學、大數據與開放資料興起,研究人員不一定要自行在野外蒐集資料。不知不覺中,有時候會發現自己對於研究的生物愈來越陌生,隔了短短幾個秋,便生疏了鳥類在春夏時節的鳴唱聲;離濕地不過數十里,卻也逐漸淡忘辨識鳥類的關鍵特徵。久而久之,螢幕上的生物名,彷彿只像是另一套ABC或甲乙丙的代號系統。在這樣的狀況下,解釋研究結果時,很可能與大自然的實際狀況天差地遠。因此,為了避免自然觀察的能力和敏銳度退步,在忙碌的工作前,我常到中心後方的生態園區走走,一邊觀察一邊用eBird Taiwan和iNaturalist記錄鳥類和其他生物,以保持自己查覺和辨識生物的能力。有時候,回到大自然裡東張西望,也能藉此獲得提出問題或假說的靈感。

  勞倫茲在《和動物生活的四季》的開頭就說了:「這不是一本學術著作。」我猜想,在勞倫茲的眾多知名著作當中,本書或許是最能讓他擺脫科學的嚴謹客觀要求,隨心所欲地描寫對灰雁的觀察和心得。哪怕是猜測灰雁的心情、甚至擬人化,都不受任何拘束,可以自由的撰寫最純粹與最享受的自然觀察。

  就我個人的有限經驗,不少自然生態研究者是因為享受了自然觀察的喜悅與樂趣,才進一步投入研究工作。在研究工作之餘,不妨也跟著《和動物生活的四季》裡的灰雁與勞倫茲,讓自己回到自然觀察初體驗的那一天,回到科學最初的起點,享受最純粹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