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30日 星期二

像鳥一樣思考:鳥類的奇想生活與身、心、靈的奧妙



《像鳥一樣思考:鳥類的奇想生活與身、心、靈的奧妙》

審訂序:從鄉野奇譚到科學故事

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助理研究員 林大利

從出生開始,每個人都不斷地觀察和認識我們所生存的世界,包括求學過程和各種生活經驗,都是在學習前人探索世界之後,所留下來的知識與經驗。雖然人類已經大幅改變地球,但我們還是極其仰賴自然環境所提供的生態系服務,與芸芸眾生在地球上生活。

科學是追求真理的系統性活動,也是人類認識這個世界的方法。科學是一個框架,框架內的部分,是我們已知的知識;框架外的世界,則是一片未知的宇宙。因此,科學活動就是在努力的擴大框架,讓我們對世界的瞭解能更多更廣。至今,這個框架非常的渺小,未知的世界依舊浩瀚無垠。牛頓說:「我就像是一個在海灘上玩耍的孩童,一會兒在那裡發現一枚美麗的貝殼,一會兒又發現一塊奇特的石子。但是,對於眼前茫茫的大海,我卻一無所知。」

也因此,面對某些我們還不熟悉、甚至完全陌生的自然現象,難免會心生擔憂和恐懼。例如古人視日食為嚴重的惡兆,經過科學的瞭解之後,我們不僅知道發生的原理,甚至能精準的以秒預測。因此,恐懼只是因為陌生,經過充分瞭解,不僅能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更能加以運用,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像鳥一樣思考》談論了許多令人嘖嘖稱奇的鳥類行為與生態,包括磁覺、音樂、恐懼、記憶、美感、合作與愛情。這些人類辦不到和以為是人類專屬的特徵,全都在鳥類身上發現。當然,發現初期,這些觀察紀錄只是茶餘飯後的鄉野奇譚或都市傳說,經過賞鳥人與科學家的深入探討,才明白箇中奧妙。這也是科學研究的基本流程:提出問題之後,提出幾個稱為「假說 (hypothesis)」的暫時性解釋,再設計實驗檢測這些假說的合理性。在本書的章節中,作者介紹了許多科學家檢驗這些新奇行為的過程。

作者諾亞是非常狂熱的賞鳥人,2015年1月1日,他從南極出發,挑戰「全球觀鳥大年(The Big Year of the World)」一個世界級的賞鳥競賽,在一年之內於全世界任何角落能看到多少種的鳥類。經過南美洲、北美、歐洲與非洲,接著往東至印度。9月16日,諾亞在印度突破2008年英國夫妻的紀錄,成為紀錄保持人,並且繼續砌高這個「諾亞障礙」。諾亞於10月15日抵達臺灣,本人有幸與他一同在大雪山賞鳥,停留三天之後,前往馬來群島、澳洲和紐西蘭。最後一天12月31日於印度結束。共旅行41個國家,記錄了6,042種鳥,共獲得上千位鳥友支援,於eBird提交了1,767名錄,共約3,700筆資料。

我們的能力就和自然世界一樣,總是會發生超乎想像的新鮮事,透過深入觀察與抽絲剝繭的探索,不僅能認識自然,也能夠認識自己,以及素未謀面更認真的身、心、靈。

2017年5月25日 星期四

淺山到底是哪座山?




一則:請問【淺山生態系】英文怎麼表達呢?這個問題帶出【淺山】一詞的模糊地帶。

首先,就【淺山】來說,這並不是一個具有明確定義的生態學名詞。如果拿去google,台灣的相關條目大概是在2005年至2007年間開始出現,有一些零星的條目提到淺山,都是指低海拔丘陵地。2007年,由林務局委託屏東科技大學裴家騏老師執行的計畫「新竹、苗栗之淺山地區小型食肉目動物之現況與保育研究 」。在這則報告中,作者所指的淺山是指新竹及苗栗地區的低海拔森林,英文採用 low elevation mountains ,中文採用【淺山地區】而非【淺山生態系】。

2008年,與淺山相關的條目增加了,都與低海拔丘陵相關。2009年,與淺山相關的條目逐漸增加,也出現了淺山與高山這樣相對應的字眼。2010年,【淺山生態系】一詞變得頻繁出現,例如前環保署副署長邱文彥先生的文章「從202兵工廠事件談「淺山生態系」的保育」。2011年,首次出現【淺山】與【里山】並列討論的文章「2011環境前瞻:淺山生態系與里山精神 保育生物多樣性新趨勢」。主要是因為2010年第十屆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國大會在日本名古屋召開,提出「里山倡議」的概念,讓里山一詞成為保育的新議題。自此之後,淺山與里山兩個詞彙越來越普遍,也成為重要的保育議題。

然而,從這樣爬梳的過程中,並未發現有任何研究針對「淺山」、「淺山森林」或「淺山生態系」做明確的科學定義,主要都是口語上的用詞,泛指台灣低海拔山區的環境(海拔800公尺或1000公尺以下)。到這裡,我認為「淺山」一詞的性質和「深山」 有點相似,只是兩者恰好相反。「深山生態系」顯得非常罕見,但也不是沒有

英文用詞方面,從台灣碩博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查詢「淺山」,所採用的英文包括:rural landscape、lowland、low elevation mountains、Low Elevation、rural areas。

英英字典 Collins COBUILD Advanced Dictionary of American English的解釋如下,看起來 hill 是比較理想的,如果指的是一座高山的山麓地帶,或許也可以用mountain 或 foothill。
hill: A hill is an area of land that is higher than the land that surrounds it.
lowland: Lowlands are an area of low, flat land.
mountain: A mountain is a very high area of land with steep sides.

因此,我的建議如下,重點是要釐清指涉對象
  • 「淺山」或「淺山地區」(指涉對象為地形):泛指臺灣低海拔的丘陵,海拔大約是1000公尺以下,通常不包含平地,並無生態學上的明確研究或定義。英文用詞,我建議 suburban hills 或 foothills、foothill zone。

  • 「淺山森林」(指涉對象為森林)泛指雲霧帶之下則為楠櫧林帶(Machilus-Castanopsis forest zone),以及山麓的榕楠林帶(Ficus-Machilus zone),主要林相均為常綠闊葉林。依據蘇鴻傑老師的分類(東北部中西部),海拔大約是1000公尺以下。英文除了可以具體指稱上述兩個林帶,我認為 subtropical moist broadleaf forest 是比較容易讓外國人秒懂的詞彙。有人問北回歸線以南要叫做熱帶嗎?其實亞熱帶一詞就是指回歸線附近的氣候區,維基百科寫 The subtropics are geographic and climate zones located roughly between the tropic circle of latitude at 23.5 latitude and temperate latitudes. 以台灣的位置,全域稱為亞熱帶並不會有不適當之處,如果要嚴格一點,就把墾丁的熱帶海岸林區分出來。

  • 「淺山生態系」(指涉對象為生態系):在無科學研究基礎之下不建議使用,以免造成誤會。

可能是因為這個區域的生態是近年的亮點,不然我們好像也很少去認真去思考【深山】到底是多深的山。

至於【里山(satoyama)】是早就存在已久的日文詞彙,包含山麓及平地。而【里山倡議(satoyama initiative)】則是提倡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精神,由於很容易簡稱為【里山】,當談到里山時,建議要先釐清談的是里山還是里山倡議。關於里山已經有很多文章在大自然雜誌和自然保育季刊撰述,這裡就不多提,我也想睡覺了。

另外【混農林業(agroforestry)】是指農作與森林結合的農業經營方法,跟上述淺山的指涉對象又天差地遠了。

2017年5月15日 星期一

大自然的藝術:圖說世界博物學三百年

推薦序【獵槍、筆墨與鏡頭:探索世界與分享發現】

  十八世紀的航海技術讓人們比以往更輕易地跨過海洋,邁向更多未曾探索過的海域、大陸和島嶼,發現許多有別於家鄉的動植物。從遠洋帶回來的珍禽異獸,令歐洲人為之瘋狂,狂熱的程度並不亞於寶可夢熱潮。無論是蒐藏家、探險家與博物學家,都引頸企盼著下一個陸地或下一批船隊,會發現或帶回什麼從未見過的稀世珍品。有了一種就想要更多,有了更多就想要全部。這種難以平息的蒐集慾望,讓整個世界都成為歐洲人的任天堂。

  然而,尚無攝影設備與技術的時代,呈現生物樣貌和自然現象的方式不外乎文字、繪圖、或是乾脆捕捉活體製作標本。交通與通訊技術遠不及現代的狀況下,一趟旅程或寄一封信必須花上好幾個月,為了有效且精準的傳遞在海外的所見所聞,特別勤於鍛鍊自己的筆墨,寫作與繪圖的功力都不在話下。例如華萊士與達爾文的通信內容,不僅篇幅相當長,且審慎的遣詞用字,才能將自己的想法完整且準確的傳達給對方,避免不必要的誤解。繪圖方面也是如此,必須有充分且仔細的觀察經驗,掌握生物的體態與色彩,才能透過筆墨將生物的形態特徵忠實的躍然紙上。

  在保育意識逐漸普及的現代,獵槍已經轉變為照相機的鏡頭,成為不流血的記錄方式。再加上智慧型行動裝置的普及,結合了照相機、全球衛星定位系統與網際網路,絕大部分的狀況下,都能輕易地傳遞訊息和影像,成為自然觀察者不可或缺的重要利器。攝影技術的入門門檻較低,累積了大量的生物照片,潛藏著許多自然現象與資訊。例如作為分辨相似鳥種的影像證據,使新記錄鳥種大幅增加。許多公民科學也仰賴眾多自然觀察者的影像紀錄,快速掌握科學議題所需要的資訊,例如路殺、食性與氣候變遷。由此可見,自然攝影不只追求自然之美,也成為推動保育的重要基石。

  即便如此,繪圖技術並沒有完全被攝影技術所取代,主要原因在於手繪圖能自由且確實地展示生物的顏色、特徵、姿態,更重要的是展現關鍵辨識特徵,是自然攝影難以取代的特質。因此,一個國家或地區的野鳥圖鑑,目前還是以手繪式的圖鑑為主流,照片式圖鑑為輔,線繪圖也是許多植物誌的重要元素。《大自然的藝術:圖說世界博物學三百年》展現了許多令人嘆為觀止的生物繪圖作品,其鉅細靡遺的程度超乎常人所及,可見畫家們觀察與作畫的細心程度,才能畫出如此栩栩如生、維妙維肖的作品。這本書讓我想起大學修樹木學時,每個星期都要交出三或四張植物的手繪圖,在這項作業之前,我也不曾如此仔細的觀察枝葉的紋理脈絡,這何嘗不是訓練觀察能力的好方法。雖然科技的進步讓我們更輕鬆、更便利的記錄生物外貌與自然現象,但是,這樣的快速與便利,是否也讓我們忽略的現場仔細觀察的重要性?能夠親臨現場體驗自然、觀察自然,每分每秒都是難能可貴的機會與經驗。就像看一場演唱會,拍照之餘,也別忘了自己是來「看現場」的。

  繪圖與攝影各具特色與限制,在這個生物多樣性快速流失的時代,許多生物可能還沒被充分認識,就已經默默的消失。不僅如此,大自然的各種現象,都是倏忽即逝的資訊,如果當下沒有確切的紀錄下來,就如同飛鴻踏雪泥後所留下的趾爪印,很快就會消失在皚皚白雪中。鴻飛那復計東西,生物不會在意這些資訊有沒有留下來。如果要重新追溯這些自然現象,在沒有時光機的前提下,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觀察」是探索自然的第一步,無論是文字、圖像、相片、錄音或影片,都是記錄與分享「觀察結果」的重要媒介,並且能長時間的保存。就像透過《大自然的藝術》所呈現的作品,還能嗅出那些博物學家們探索一沙世界與一花天堂的期待與熱切,以及發現新物種的驚艷與狂喜。

點亮奇妙大自然


正式出版了,請多多指教,感謝!(我不是博士...)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38873

繽紛生命背後的求生意志―林大利

「午餐要吃什麼?」是常有的小煩惱兼小確幸,雖然多少得動點腦筋,但還是有不少選擇任君挑選。看在野生動物眼裡,真是奢侈的煩惱!牠們醒來的第一件事,就得傷腦筋哪裡找得到、如何抓得到食物。沒辦法,為了活下去,今天也要努力吃飽。

在覓食和躲避天敵之餘,還得與一群爭奪相同食物、配偶和領域等生存資源的傢伙競爭。雖然不像獵食那樣很快變成對方的牙垢和體脂肪,但是在僧多粥少的狀況下,無論吃住都搶不贏對方,難免被逼到走投無路,甚至導致族群滅絕,這樣的現象稱為「競爭排斥(competitive exclusion)」。

野生動物之間強取豪奪與你追我跑的戲碼隨時上演,但滅絕並非競爭排斥的唯一死胡同。搶不贏對方,換個空間到新環境,亦或改變作息時間,都是求生之道。於是,經歷千百萬年來的演化,無論山有多高、海有多深、天有多熱、水有多冷,都有各種身懷飛天、遁地、泅潛、奔馳的野生動物棲息其中,牠們已經種化(speciation)為適應環境的新物種。競爭排斥成為種化的驅動力之一,形塑地球豐饒的生命世界。

不同的氣候與地理條件,造就多樣的生態環境,再加上動物與植物的群聚組成,形成稱為「生物區系(biome)」的特殊自然風貌。我們耳熟能詳的熱帶雨林、高山、沙漠、極地、海洋等等,都是不同的生物區系,也就是《點亮奇妙大自然》中的十大場景。書中描繪的圖文,巧妙地呈現各種生物區系的特色,以及棲息其中的日行性、夜行性和晨昏性動物。在原野地生活的野生動物,可不像動物園裡的動物那樣大搖大擺,絕佳的偽裝和躲藏能力讓牠們難以被天敵和獵物發現。「卡諾夫斯基」的繪圖手法,乍看之下彷彿抽象畫,但是分別在紅、藍、綠三原色的濾鏡之下,隱蔽其中的動植物將無所遁形。

雖然面對大自然的考驗時,生物會盡力為生存找到出路,但是能力終究有限。尤其當環境發生劇變時,極可能僅剩下滅絕一途。目前我們正處於「人類世(Anthropocene)」,一個人滿為患的地質年代。各種生物區系的分布、配置與範圍,已經因人類而大幅改變。廣大的原野變成人類所需的都市和農業用地,原始棲地快速的消失,許多野生動植物跟著流離失所。一些人煙罕至的原野地倖存下來,成為許多動物碩果僅存的歸宿。

炙熱的陽光照射在辛普森滾燙的砂地上,阿波珊瑚礁蕩漾在溫暖的太平洋;大猩猩的吼聲響徹剛果熱帶雨林,停下腳步的牛羚提心吊膽地低頭喝水。弱肉強食的遊戲從來沒有停過,只隨著環境劣化變得更加艱辛。順利存活的適者,不僅點綴了富饒的生命世界,也點亮了繽紛背後的求生意志,更期許能在滾滾的歷史洪流中,點醒人類的謙卑與人性。

公文的文號怎麼翻譯:答案是不用翻



這個問題在翻譯和譯者社團還真的滿常見的,有人建議音譯,有人建議意譯,但我認為都不用譯,照抄即可。翻譯的目的是要將A語言轉換成B語言讓讀者看得懂,無論音譯和意譯,都只會創造出比原文還要無用、全人類沒人看得懂的字串。創造出沒人看得懂的玩意,應該不是翻譯的本質吧。

正解是:無論音譯或意譯都沒有意義,因為這串字號是公文的編號方式,這基本上只用中文字和數字編寫,要查詢也只能用這串文字查詢。因此,這串文字已經不具備文字的功能,比較適合稱為一串符碼(code)。雖然它還是有蘊含點意思,但硬是翻譯成外文,對外國人是沒有幫助的,難不成翻譯成日文時要用片假名拼音嗎?這對查閱公文和理解公文的內容都沒有幫助。

我會建議:不須翻譯。這一點應該向業主說明,譯文可以類似 according to the official document (code: 衛授食字第123456789號函),畢竟還是需要這樣的完整字串才查得到文件啊。

前三個中文字通常是指該公文的主辦機關
衛授食:衛生署授權食品藥物管理局
農授林:農業委員會授權林務局
或是像我們家的,
農特棲:農業委員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棲地生態組

第xxxxxxx號函:就是公文的數字編號而已

函:是表示公文的形式,也會有【簽】、【令】、【公告】等其他形式,函是最常見的

數字的前三碼是民國年:所以目前不會有123啦,因為民國123年還沒到。

其餘的數字是各機關的設定的編碼原則

結論:不要硬翻,硬翻對於查閱公文一點幫助也沒有,請讓業主理解這件事,而不是譯者偷懶。那個法規資料庫的英文版也是硬翻出來的,完全沒有意義,反而製造出全人類都看不懂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