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8日 星期四

Migration of Shorebirds

遷徙(migration)是指個體在繁殖地與度冬地之間可預測的季節性移動現象。遷徙佔據水鳥每年生活相當大的部分。個體耗費了大量的時間準備及完成、需要儲存大量的能量以到達目的地、遷徙過程中還須承擔大量的風險。但是這仍然是一個成功的演化策略,因為60%的水鳥都會遷徙(Warnock et al. 2001)。事實上,水鳥的遷徙現象在許多動物之中是相當驚人的。許多鳥種於高北緯地區繁殖,遠道遷徙至度冬地,通常在赤道以南。例如斑尾鷸(Bar-tailed Godwit, Limosa lapponica)從阿拉斯加穿過太平洋遷徙至紐西蘭,中途不需休息,遷徙距離達1,1000公里(Gill et al. 2009)。其他種類,尤其是溫帶及熱帶的鳥種,則是有部份的個體會遷徙,部份的個體選擇當留鳥。族群是瞭解遷徙現象的關鍵。不同族群遷徙的距離多變,度冬的棲地從溼地到草地都有。有些案例是大量的個體遷徙到同一個度冬地,這些個體佔了全球總族群量相當大的比例。這些地區通常具有豐富的食物資源讓水鳥得以補充能量,以進行下一趟旅程。同時,個體必須控制體重使遭遇天敵食得以逃脫。




遷徙的起源與演化

瞭解支持天擇形塑鳥類遷徙的證據可以從兩個方面著手:(1)透過已發展相當完善的鳥類演化支序,比較分析關係較近的鳥種的遷徙狀況,亦可瞭解遷徙形無的起源演化狀況。(2)有些族群只有部份得個體會遷徙,部份個體為留鳥,可見生態環境狀況仍然會形塑動物的行為。



親緣分類學的證據

水鳥的親緣分類大致可以分成兩類:鴴(plover)和鷸(sandpiper)。鴴的起源地主要在溫帶和熱帶地區,相較之下,鷸則起源於緯度更高的地區(van Tuinen et al. 2004)。有些種類的鴴會遷徙,但有些不遷徙。以mitDNA做的親緣分析,Joseph et al. (1999) 發現遷徙行為源於鴴科的Chaeadrius屬,原本的祖先是不遷徙的,也就是說,遷徙是後來演化出來的衍徵(derived character)。Joseph et al. (1999)鴴的主要兩個支序源於南半球,尤其是南美洲。作者分別在兩個支序內挑選一對物種,一種留鳥一種候鳥:Red-capped Plover (Charadrius ruficapillus)和東方環頸鴴(Kentish Plover, Charadrius alexanderinus)、Inland Dotterel (Charadrius australis)和東方紅胸鴴(Oriental Plover, Charadrius veredus)。這兩組物的形態特徵彼此相似(Bock 1958)。Joseph et al. (1999) 試圖瞭解遷徙行為這個衍徵該如何標記於支序圖上。結果顯示東方環頸鴴與東方紅胸鴴的遷徙行為皆衍自於澳洲的共同祖先。Killdeer (Charadrius vociferus) 和半蹼鴴(Semipalmated Plover, Charadrius semipalmatus)的遷徙行為則衍自於南美洲。

 
Partial Migrants

另一條線索是族群中只有部份個體遷徙的狀況,或是有不同的遷徙模式。有些採取短距離的季節性遷移、而有些則終年留在繁殖地。這個模式運用在許多棲息於海岸的鴴類,例如紐西蘭的Banded Dotterel (Charadrius bicinctus)(Pierce 1989)和太平洋海岸的雪鴴(Snowy Plover, Charadrius nivosus)(Stenzel et al. 1994; Colwell et al. 2007)。雪鴴的族群有許多不同的移動模式,繁殖記結束之後,有些個體分別沿著太平洋沿岸往南或往北飛,有些可能中年留在繁殖地。目前還沒有研究以親子關係的遺傳方式研究這樣的行為二分法。舉例來說,如果行為策略是先天決定的,那麼子代的遷徙策略應該與親代相同。然而,許多證據指出,遷徙行為是由鳥類年輕時的經驗與環境所形塑。雪鴴遷徙與否取決於離巢的時間點(Colwell et al. 2007)。較早離巢的傾向遷徙,較晚離巢的傾向留在繁殖地。其他溫帶繁殖的水鳥如 Black Oystercatcher (Haematopus bachmani), Spotted Sandpiper (Actitis macularius), Killdeer, American Avocet (Recurvirostra americana)和 Black-necked Stilt (Himantopus mexicanus)也屬於部份遷徙,部份個體留在繁殖地度冬。

                          

遷徙策略 Migration Strategies

水鳥多樣的遷徙模式包括:路線和休息點的選擇、抵達和離開的時間點、由脂質和蛋白質或的的能量管理。有些種類會進行長距離遷徙,有些種類的雄鳥會比雌鳥早一步返抵繁殖地。形塑遷徙模式的三大因子:時間、能量和風險(Alerstam and Lindstrom 1990)。就演化的觀點,個體必須「經營」這三個元素以達生存及繁殖成功。

時間 Time
能量 Energy
風險 Danger

遷徙生理學 Physiology Migration

跳、跳、跳 Hop, Skip and Jump

休息點行為



還沒寫完!!









2013年8月3日 星期六

華萊士裸鼻鴟(Wallace's Owlet-Nightjar, Aegotheles wallacii)

華萊士裸鼻鴟(Wallace's Owlet-Nightjar, Aegotheles wallacii)
夜鷹目(Caprimulgiformes)、裸鼻鴟科(Aegothelidae)
華萊士裸鼻鴟(音同知),共區分為三個亞種:指名亞種(A. w. wallacii)、西方亞種(A. w. gigas) 以及北方亞種(A. w. manni)。指名亞種分布於新幾內亞西部、中脊山脈南側和阿魯群島,西部亞種分布於Weyland山區, 北方亞種分布於新幾內亞北岸Menawa山及Turu山區。這三種亞種之間只有體型有較明顯的差異,羽色的差異並不大:西方亞種的翼長較大(127-139 cm)、北方亞種次之(125-130 cm)、 指名亞種最小(115-127 cm)。模式標本是華來士在新幾內亞採集到的指名亞種,George Robert Gray於1859年發表命名(華來士並未深入新幾內亞山區,應該是在新幾內亞西部採集的)。

華萊士裸鼻鴟目前所知相關資料非常少,僅大致瞭解是夜行性、棲息於海拔1,500公尺以下山區,並以昆蟲為主食,也因此目前IUCN的保育等級仍屬於「資料不足(Data Deficient, DD)」,難以評估其族群現況。

裸鼻鴟科(Aegothelidae)是小型的夜行性鳥類,與夜鷹(nightjar)及蟆口鴟(frogmouth)的關係相近,大多數物種分布於新幾內亞,有些種類分布於澳洲、摩鹿加群島和新喀里多尼亞(New Caledonia),曾有一物種分布於紐西蘭但已經滅絕。夜鷹目的鳥腳的力氣都不大,不善行走,但是裸鼻鴟腳的力氣比夜鷹和蟆口鴟來的強壯些。

2013年8月2日 星期五

華萊士秧雞 Invisible Rail, Habroptila wallacii

華萊士秧雞(Invisible Rail, Habroptila wallacii)
鶴形目(Gruiformes)、秧雞科(Rallidae)
                              (Public Domain)                                                   華萊士秧雞的分布(林大利  繪製)

華萊士秧雞是摩洛哥群島中哈馬黑拉島的特有屬,是一種不具飛行能力的秧雞,屬於Habroptila屬的唯一鳥種,沒有亞種的分化。Olson (1973) 認為華來士秧雞與新幾內亞秧雞(New Guinea Flightless Rail, Megacrex inepta)及分布於澳洲與阿魯群島(Aru island)栗秧雞(Chestnut Rail, Eulabeornis castaneoventris)的關係相近,將華萊士秧雞歸類到Megacrex。但是Mee(1989)認為華來世秧雞Megacrex屬的鳥喙和前額額板的構造不同,而且小腿(tibiotarsus)覆有羽毛,應該將華來士秧雞歸類為Habroptila

華來士秧雞的模式標本由華萊士於哈馬黑拉島東部採集,英國動物學家George Robert Gray於1860年命名。華萊士秧雞的體長約30-40公分,雌雄同型,但P. Jepson曾在BirdLife報導,認為雄鳥的嘴喙較紅,雌鳥則偏橘紅色。華來士秧雞的鳴叫聲非常宏亮,且很像擊鼓的聲音,相當特別。主要棲息於森林與溼地之間的邊緣環境,尤其偏好西米棕櫚(sago palm, Metroxylon sagu)的沼澤地。目前估計華萊士秧雞的數量約2,500-10,000隻,因為生性隱密,不容易觀察,因此對其生活史及族群數量的瞭解尚不足,也有說法認為其數量應該更高。主要以棕櫚與其他植物的的新芽為食,也會捕食甲蟲,也有觀察過華來士秧雞取食伐倒的棕櫚樹中,樹幹內部的髓或軟組織。大約在5月至6月繁殖,每次約4-5個蛋。

西米棕櫚的沼澤地目前因各種農業開發而逐漸減少,轉變為稻田、漁塭等農業用地,造成華來士秧雞受到棲地流失及棲地破碎化的威脅,原住民也會設置陷阱或帶狗獵補華來士秧雞。由於華萊士秧雞不具飛行能力,應對天敵的能力有限、播遷能力不佳,因此容易形成受隔離的小族群。目前華萊士秧雞在IUCN的保育等級屬於「易危級」(Vulnerable)。


2013年8月1日 星期四

OneZoom Tree of Life


太多人玩瘋了於是加註警語:別忘了你的工作唷啾咪~

剛剛發現這個超級好玩的玩意!讓你好好的檢視生命樹!

的、兩棲哺乳動物,以及四足類(兩棲、爬行、鳥、哺乳動物)

下面有簡介影片





摩鹿加塚雉 Moluccan Scrubfowl, Megapodius wallacei

摩鹿加塚雉(Moluccan Scrubfowl, Megapodius wallacei)
雞形目(Galliformes)、塚雉科(Megapodiidae)
           (Public Domain)                                                   摩鹿加塚雉的分布(林大利  繪製)

         摩鹿加塚雉是華萊士於摩鹿加群島中面積最大的哈馬黑拉島(Halmahera island)東部所採集到的新種,由英國動物學家George Robert Gray於1860年命名。除了哈馬黑拉島之外,摩鹿加塚雉也分布於南方米蘇爾島(Misool island)、西蘭島(Seram island)、布魯島(Buru island)、安波島(Ambon island)、哈魯古島(Haruku island)以及哈馬黑拉島的離島千那地島(Ternate island)(如右上圖)。雖然摩鹿加塚雉分布於七座島嶼,但是各族群之兼併沒有亞種的分化。由於摩鹿加塚雉紅褐色與銀白色條紋的翼上覆羽,以及白色的尾下覆羽,是同屬鳥種中較特別的特徵,有些分類觀點會將其歸屬於Eulipoa屬,該屬也是只有摩鹿加塚雉一種鳥的單種屬。
     
      摩鹿加塚雉體長約30公分,屬於小型的塚雉。主要棲息於海拔750-1950公尺的山區森林,在部份島嶼偶而會出現在低海拔的山區。夜間會在海灘集體挖洞產卵,眾多摩鹿加塚雉在一同在夜空中飛往海灘的畫面,常常令賞鳥人印象深刻。摩鹿加塚雉產完卵後,不同於其他種的塚雉,會將巢洞作成土丘,只會單純以沙和枯枝落葉覆蓋。埋在沙灘下蛋,主要以日照產生的熱來發育。布魯島的族群在9月至12月繁殖、哈魯古島的族群則在10月至隔年4月繁殖。

         華萊士在摩鹿加群島採集時,在哈馬黑拉島、千那地島及布魯島等三島目擊過摩鹿加塚雉。因為摩鹿加塚雉背上紅褐色條紋的羽毛,華萊士認為這是Megopodius屬中最美麗的鳥種。華萊士認為摩鹿加塚雉屬於半夜型性的動物,常常在半夜大聲鳴唱到清晨。摩鹿加塚雉常在內陸的森林活動,夜間到海灘產卵,華萊士曾觀察到孵出後爬出洞的小塚雉,也發現過幾枚紅褐色的蛋,長度約8公分,寬約6公分。經原住民描述,牠們會在洞穴附近製造許多腳印或條紋,破壞自己留下的足跡。因為棲地流失及過度獵捕,摩鹿加塚雉的蛋會被原住民取來食用,目前摩鹿加塚雉在IUCN的保育等級屬於「易危級」(Vulnerable),哈馬黑拉島上的族群並不常見,安波島和千那地島上的族群有可能已經滅絕。由於目前科學界對摩鹿加塚雉的基礎生活史及族群現況仍有諸多不明之處,因此急需投注相關研究及族群監測。

[參考文獻]
HBW vol 2. pp305
Wallace, R. A. The Malay Archipelago. Periplus. pp. 304-305. (中文版:519-520頁)